看着这些人齐刷刷咽唾沫,宋秋好笑。
“我这东西算不算又多又好?能不能当所有人的第一名?”
当然能!
杜婉忍不住好奇问:“娘,您这是、这是怎么找到的......?”
她一直留在营地,就听婆母说去茅房,没几炷香时间回来,能怎么找食物?
宋秋不怕人怀疑,霸道说:“我也没问你们怎么得来的食物,怎么管起老娘来了?”
“大哥儿,把所有东西给煮了,这些东西全是我的!”
几孩子纳闷又委屈,听话去做饭。
煮完鸡蛋、热好牛奶,宋秋先把这东西给杜婉和璃丫头。
杜婉受宠若惊不敢收:“娘,这些全是您找的,您吃。”
“拿着吧,不是要给我生大胖孙子?你这身子骨再不补一补,别说孙子了,我看没几天你就要饿死。”
“怎么?想让别人都觉得我是个恶婆婆?硬生生磋磨儿媳妇一尸两命?”
宋秋故意把话说毒,吓得杜婉红眼睛。
“哪有,娘对我们好,我跟璃丫头都记得。”
拿着蛋奶,杜婉感激:“娘,谢谢您。”
宋秋又把肉跟粟米分给三兄弟。
“你们是壮年,要保护我,可得吃饱肚子。”
廖清白几人没有多推托,刚才宋秋的几招手段带给三人不小震撼。
以前他们是怕宋秋刁钻的性子,现在除了怕,对她生出尊敬来。
他们娘恶虽然恶,可有真本事啊!
拖着200斤的肥硕身躯都能找到最好的粮食,几个男人自尊心被碾压,想着什么时候要弥补回来。
最后廖无咎找来的果子,宋秋一个人抱着啃。
她决心减肥,这些肉蛋奶她暂且不碰,有人问她也直说。
野外比城里危险,流寇吃人是真实发生的。
人人都知道外面的亡命之徒有多可怕,军队都管不了。
原主一个大肥婆就像个移动的靶子,谁看了不馋?减点肥是应该的。
廖家兄弟都同意,不过还是恭敬道:“娘,您身子康健才是最重要的,无论做什么决定,我们都听你的。”
饭后廖清白收拾行囊,一家人继续赶路,这时从周围窜来几个流民:
“你们!把身上盘缠全给我们,不然杀了你!”
说曹操曹操到,没想他们这么快就被盯上了。
宋秋运气好,没有遇见那些有兵器杀人不眨眼的匪寇。
那些人跟廖家人一样,是逃荒的。
各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,看着廖家人神情也有些慌乱。
显然是流亡许久走投无路了,才会想出抢劫的法子。
流民们手有武器,但廖家人都长得高挑。
可能是沾了小说男配的光,成年后的廖玄明接近一米九的高大身材,现在他16岁也有将近一米八。
至于廖清白与廖无咎,都有一米八往上。
原主这个肥婆也足一米七,200斤肥肉跟堵墙似的。
四个人把杜婉和廖琉璃护在身后,三下五除二打败流民,宋秋还抓了一个人询问:
“你们是从哪儿来的?不是鹿城人吧?”
流民哭诉哀求;“饶了我们吧,我们从闵南赶来,已经一月余没吃抱饭了!”
“闵南?”
宋秋皱眉,根据原主的记忆,闵南地处还要南边。
敌军身在南国,这么看南边已经彻底沦陷了,想要逃荒,一行人应该往北边走去。
流民像是看出宋秋所想,慌忙道:“我们知道消息,北边宣城和上京都在收留难民,大家都在往上京赶。”
“我们告诉你去往上京的路,你们饶我一命好不好?我不想死!”
宣城与上京都在北边,离战争打来至少还有三五月,这确实是难民逃荒唯一的路线。
不过宋秋并不想去上京。
皇城虽好,最安全,但同样管控严厉。
这些难民只知道皇上还要赈济救灾,却不知难民也分三五等级的。
像他们这样的贫民,去了北边怕是也会被管控起。
如同之前的鹿城,就是豢养牲畜的牢笼。
宋秋不由想到逃出城时见到官兵刺人的一幕。
但凡有暴动利益,灾民就是第一批献祭的工具,后脊背蹭蹭发凉。
“不必。”
宋秋皱眉,扔给他们纸笔,“你们把去宣城的路线画出来。”
宣城离上京不远,现在被镇国将军接手,那边还愿意收留难民都是为了选拔护国打仗的士兵。
这些人不想死,自然不愿意去宣城。
不过在宋秋记忆中镇国老将军是反派的恩师,为了反派,她可以去宣城试一试。
老将军是好人,小说里写如果不是原主作死,死都不愿意廖玄明参军,他也不会占山为王成为匪寇。
直到国家覆灭,镇国老将军战败受重伤,机缘巧合被廖玄明所救。
以表感恩,将军教了廖玄明一招家族世世代代传下的枪法,男配靠这武术变得更加强大。
将军与廖玄明相处的时间不长,至多一个月就死了,但这一个月对男配来讲影响颇深。
廖玄明亦正亦邪、能成为一个读者爱恨交织的反派也是因为受恩师影响。
宋秋想养好三个儿子,去找老将军取取经也不错。
流民给宋秋画好地图,宋秋给了这群人一小袋粟米作为报酬,之后叫家人赶路。
一行人先赶到下个城镇吴城休息,下车的时候宋秋发现廖玄明不对劲。
少年沉默少言,有什么话都说不出声,后背衣裳都被血浸湿了,跟个没事儿人一样驾牛。
宋秋一愣:“你受伤了?”
听这话廖玄明才反应过来,朝身后看了看。
“许是方才跟流民争斗,木棍有倒刺,划伤了。”
廖玄明语气很淡,“母亲,我无碍,天色要晚了,还是先进城吧。”
宋秋才不管,直接把廖玄明领口一扯:
“有伤就得治,你躺着,为娘给你包扎伤口!”